
物聯網
■華為全屋智能3.0發布,深圳12月再開3店
12月10日至15日,深圳華為全屋智能授權體驗店深圳北站N空間店、龍崗國安居店、前海紅星美凱龍店三店陸續盛大開業,這也是繼11月2日,“華為PocketS及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帶來華為全屋智能空間3.0,重新闡釋了對全屋智能的理解,標志著華為全屋智能逐步落地,按下構建未來智慧家庭的加速鍵。
■中國聯通“大聯接”用戶累計達到85372.4萬戶,物聯網終端連接數新增數量291.6萬戶
“泛在智聯”方面,截至2022年11月,中國聯通“大聯接”用戶累計達到85372.4萬戶,其中5G套餐用戶累計達到20945.6萬戶,物聯網終端連接累計達到37640.8萬戶。截至2022年10月,5G套餐用戶累計達到20500.5萬戶,物聯網終端連接累計達到37349.2萬戶。這也意味著,中國聯通11月5G套餐用戶和物聯網終端連接數新增數量分別為445.1萬戶和291.6萬戶。
■中國聯通發布《家庭組網終端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拉開家庭網絡高質量發展序幕
2022年12月20日,在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聯合華為等合作伙伴正式發布了《中國聯通家庭組網終端高質量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旨在圍繞高品質家庭網絡挑戰與演進方向,牽引行業和合作伙伴建立對高品質家庭網絡的正確認知,并理解家庭網絡承載能力和家寬業務體驗的重要聯系。白皮書認為,家庭網絡組網終端應該向高品質、高智能和更低碳方向演進。當前的高質量家庭網絡在上述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FTTR解決方案將光纖延伸進每一個房間,為每個房間提供真千兆網絡覆蓋;家庭智能網關的AI能力支持智能加速、環境感知、AI分析等功能,打造F5G時代的智慧家庭;家庭內部光纖組網以及光貓路由一體解決方案,可大幅降低用戶家庭設備功耗,減少碳排放量。
■IDC:2022年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預計下降2.6%至8.74億臺
根據IDC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季度跟蹤報告,宏觀經濟狀況的惡化導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的前景下降,預計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的出貨量將下降2.6%,至8.74億臺,其中智能音箱和視頻娛樂設備(如電視和流媒體設備)首當其沖。雖然全球市場預計在2023年將恢復增長,但仍將保持相對較低增速——約4.6%,大部分增長來自新興市場以及中國。在其他類型產品中,家庭監控/安全產品,如攝像頭、門鈴或門鎖,以及智能照明和視頻娛樂產品將在智能家居市場中占最大份額,并達到歷史最高的增長率。
■IDC:2022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停滯2013年以來首次全年下降
根據IDC全球季度可穿戴設備跟蹤報告的最新數據,2022年第三季度可穿戴設備市場同比增長1.7%,而2022年全年的全球出貨量預計將下降3.3%,至5.156億臺,這是自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全年下降。2022年的下滑是由于在疫情流行的頭兩年市場急劇增長和今年具有挑戰性的全球宏觀經濟環境造成的比較帶來的。 然而,IDC預計,經濟狀況的改善以及新興市場需求的增加將推動2023年的重新增長,預計明年出貨量將達到5.39億臺。
■法國品牌WIKO首款新機本月發
日前,法國科技品牌WIKO在微博首次亮相,國內官網同步上線。根據預熱,12月27日,WIKO將發布其在國內的首款新機,不僅支持5G,還是一款支持鴻蒙生態的手機,擁有1億像素主攝、66W超級快充等很眼熟的配置。當然,支持鴻蒙生態并不意味著新機會使用鴻蒙OS,可能只是內置HMS服務框架和部分軟件,畢竟該機本身只是華為nova9 SE的“換芯版”。
■中國電信物聯網用戶超4億,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
近日,中國電信物聯網發展規模取得新突破,物聯網用戶超4億,物聯網用戶數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全面邁入“物超人”時代。其中,中國電信NBIoT用戶超2億,是全球規模最大的NB-IoT運營商,全球首個NB-IoT用戶破億的運營商,全球規模最大的NB-IoT智能抄表運營商。
工業互聯網
■湖南省3年將建設100家以上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12月20日,湖南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推進會在長沙舉行,會上對湖南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進行解讀。根據建設方案,湖南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生態體系全面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成效顯著;建設100家以上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3至5 家具有國內重要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每年推動1萬戶以上企業深度“上云”、5000戶以上企業“上平臺”。培育超過5萬個工業APP,新增兩化融合貫標企業超過2000 家。培育20個省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
■Gartner:到2023年全球低代碼開發技術市場規模將增長20%
根據Gartner的最新預測,到2023年全球低代碼開發技術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69億美元,比2022年增長19.6%。業務技術人員的增加,以及企業內部超自動化和可組合式業務數量的增長,將成為推動低代碼技術采用的關鍵動力。企業組織越來越多地轉向低代碼開發技術,以滿足對快速應用交付和高度定制的自動化工作流程不斷增長的需求。為專業IT開發人員和非IT角色(例如業務技術人員)配備各種低代碼工具,讓企業組織能夠達到現代敏捷環境所需的數字能力水平和交付速度。低代碼應用平臺(LCAP)預計將成為低代碼開發技術市場中一個最大的細分領域,到2023年將增長25%,規模近100億美元。
車聯網
■百度率先獲批!上海首張城市高級輔助駕駛地圖許可來了!
近日,上海發放市內第一張城市高級輔助駕駛地圖許可,百度獲批,成為業內第一家已獲得三個城市的城市高級輔助駕駛地圖許可的企業。這意味著百度地圖正加速支持車企量產搭載城市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的智能汽車,覆蓋城市范圍再擴容。
■騰訊獲得上海首批高級輔助駕駛地圖許可
日前,據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信息,騰訊獲得首批上海高級輔助駕駛地圖許可資質。今年9月,騰訊已經獲得首批廣州、深圳試點城市高精度地圖許可。截止目前,騰訊已經覆蓋全國38萬公里高速及城市快速路高精度地圖數據,未來,騰訊計劃持續深入在重點城市開展高精度地圖研發應用等工作,加速覆蓋全國上百個城市普通道路,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及智慧交通等業務布局。
■2023年4月日本解禁部分L4級別自動駕駛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部門正式決定,從2023年4月1日起解禁相當于在特定條件下由系統操控車輛的“Level 4”級(L4級)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以及利用自動配送機器人的業務。
■Aurora發布最新版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外媒報道,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公司Aurora Innovation發布其集成硬件和自動駕駛系統的最新版本Aurora Driver Beta 5.0,用于得克薩斯州的自動駕駛卡車車隊。5.0具體新功能包括:檢測并正確響應緊急車輛,如救護車、消防車和執法車輛;在解決促使Aurora Driver靠邊停車的系統問題后安全地重新進入車流;在施工區的典型場景,即存在臨時障礙物的地區導航車道;更加接近“功能完備(Feature Complete)”。
■嬴徹科技與百威中國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嬴徹科技與百威中國正式簽署自動駕駛綠色物流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啟干線物流自動駕駛示范線路的常態化運營。百威此次與嬴徹科技達成自動駕駛綠色物流戰略合作,將智能駕駛重卡引入日常物流運輸。
■日本油電混動飛行摩托交付,最高速達100km/h
據了解,這款摩托名叫XTurismo,西語“旅行”的意思,是日本球星本田圭佑的再就業項目,每臺售價7770萬日元(約398萬元人民幣,含駕駛培訓費用和保險費),全球限量200臺,成本降低后會開啟大規模生產。這款“飛行摩托”不止外形極具科技感,還是油電混合動力,能定制紅、藍、黑三色,自重300公斤,可載重100公斤,能以高達100km/h的速度飛行40分鐘,最近已經在日本完成買家交付。
■騰訊智慧出行聯合銀基發布創新數字鑰匙
騰訊智慧出行與銀基于深圳舉行戰略合作產品發布會,發布了雙方聯合研發的創新數字鑰匙產品——“我的車鑰匙”。據介紹,該產品深度融合了微信服務生態,以微信小程序為載體,為用戶帶來即用即走的數字車鑰匙服務,并依托微信社交關系鏈,支持將車鑰匙快捷分享給好友。
■擎天智卡發布基于地平線征程®5芯片的商用車高級輔助駕駛量產解決方案
擎天智卡宣布推出基于征程®5芯片的“擎天自動駕駛系統”,成為首家使用地平線征程®5芯片的商用車高級輔助駕駛量產解決方案供應商。據介紹,該系統實現了高速場景下重型卡車的點對點自動駕駛,計劃在2023年實現量產。
■新石器無人車獲TUV萊茵首張低速自動駕駛系統China-mark認證證書
12月22日,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為新石器無人車X3 Plus頒發了國內首張“低速自動駕駛系統性能測試”China-mark(中國標識)認證證書。此次項目中,新石器無人車X3 Plus在運行的平順性、評估路線的通過性、系統最小風險機動(MRM)以及在循跡行駛過程中避免與道路使用者(VRU)碰撞等方面均符合TUV萊茵“低速自動駕駛系統性能測試”標準要求。
■ 華為與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達成專利授權:全球1500萬輛車用上華為技術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華為已經就技術授權等事宜與頭部車企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奧迪和保時捷等達成合作。華為知識產權相關人士回應媒體時表示,這些新達成的專利許可,將使得華為技術賦能全球每年生產的7000萬輛汽車中的多達1500萬輛。
聯系我們
電話:86-020-66810090
傳真:86-020-85566235
Email:etonetech@etonetech.com
URL:www.mistressalanaaradia.com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科韻路16號廣州信息港A棟12層
掃一掃,關注我們公眾號
Copyright ©2020 宜通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粵B2-20040544號